茨中天主教堂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南部距升平镇80公里的澜沧江两崖。这里有个依山面水,美丽幽静的小山村——茨中。“茨”,村庄之意,“中”为六,藏语。旧时该村伙头管辖六村,故名。村民主要有藏、纳西和汉三种民族。这里梯田层层,绿树成荫,每当春秋时节,花果满山,争奇斗艳。而当盛夏来临,则感穆郁清爽,沁人心脾。茨中海拔不上2000米,故气候温和,主产水稻,素有“鱼米之乡”美称。
茨中村中间,矗立着一座法国天主教堂,这就是1987年12月21日由省人民政府发文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德钦茨中天主教堂。天主教堂原址在茨中南约15km的茨姑村,为1867年(清同治六年)修建,1905年(清光绪三十一年)发生的驱洋教焚毁茨姑教堂。之后得清政府赔款,于1909年在茨中兴建教堂,1921年竣工,历时12年,耗费了巨额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。教堂建成之后,即成为“云南铎区”主教礼堂,曾先后办过一所学校和一所女修院。
景观特色
茨中教堂建筑群坐落在树木繁茂的半山腰处,背系青山,前有座座农舍点缀,建筑群体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,别具特色。整个建筑以教堂为中心配套组合,中西合璧,主次得体,包括大门、前院、教堂、后院以及地窑、花园、菜园和葡萄园等等,结构紧凑,规模壮观。沿大门筑有外围堵,建筑四周以及房间空地,辟花坛,植果木、红绿相映,风雅别致。
教堂座西向东,为砖石结构法式建筑,整体成十字形,如意踏跺高1.30米,拱形门廊用条石砌成,进深6米,宽3米,门廊之上再砌成三层钟楼(了望楼),通高20米。楼顶为亭式攒尖顶木结构建筑,用4棵内柱和12棵外柱承托脊檩,内外柱间砌有石栏杆。登上钟楼,茨中景色尽收眼底,还可观览四周群山。教堂门为双门,高人2.72米,宽0.74米,正殿(礼拜堂)进深22米,面阔l2.7米,殿内由二排六棵正方形石柱承托教堂屋脊,两侧设有净身、更衣侧室。教堂屋面用琉璃瓦覆盖。
教堂风格整体上体现了巴斯利卡式教堂的特征,又兼罗马教堂的特色。主体建筑坐西朝东,为砖木结构。其正面为高大的钟楼,钟楼的上部,虽为中式亭阁,中式飞檐瓦顶,但它两头顶端的十字架标记还是引证了它西式的身份。在历史风雨中飘摇多年之后,政府的出钱修缮、保护,使它重现当年的风采。走进茨中教堂的时候,教堂里空无一人,时间仿佛凝固在斑驳潮湿的墙壁上。